鋼企嘗試多面發展,后期漲價唱主旋律
我國鋼鐵工業在盈利泥沼中掙扎,為了擺脫微利困境、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我國鋼鐵工業需要適應宏觀經濟變化,發展相關多元產業。鋼企應該實現一業為主,適度發展相關多元產業,絕不是盲目轉產。把主業做強、做精是絕不改變的。鋼企應該適應宏觀經濟變化,發展鋼材深加工,構建鋼材加工產業。圍繞冶金渣、氣、水的循環利用,研究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圍繞鋼鐵生產流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產業。
新年以來,基于新一屆中央領導的發展思路和執政理念,部分輿論竭力“唱空中國經濟”、“唱衰”鋼材需求。但事實勝于雄辯,今年1-7月份,全國經濟運行正常,GDP仍然保持7.5%以上的高增長,粗鋼產量4.56億噸,也同比增長7.1%。
預計,2013年全國產鋼在7.5億噸左右,比2012年增長4.7%左右?;痉瞎P者之前─后“四萬億”時期,我國粗鋼產量將繼續高水平穩定增長,直至2019年出現峰值后才會出現負增長的研判。毋庸置疑,這不僅表明國內市場對鋼鐵產品的巨大需求,也反映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鋼鐵工業支持的必然。
截止8月23日,鋼價指數終于升到102.21點,但也僅比18年前上漲了2.21點。而18年來,物價早已翻番上漲了幾倍,使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因此,眼下鋼價如果考慮生產生活資料上漲因素,實際負增長已經相當巨大。而且,目前的鋼材價格又是近五年來最低水平,早已突破鋼鐵企業的經營“底線”。因此可以認為,鋼材價格的歷史底部已經基本形成,后期鋼價恢復性上揚應是主旋律,切實傳遞出現鋼材價格震蕩上揚的“好聲音”。
簡而言之,雖然前行道路仍不平坦,甚至還會比較曲折。但筆者仍然堅信,在政策、投資等“正能量”的合力推動下,在鋼材需求持續增長、相關金融衍生品逐漸走強、現鋼價格震蕩上揚等“好聲音”的“伴奏”下,一定能“奏出鋼市的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