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逐漸不被“待見”甚至被打入“冷宮”
鋼鐵產能和實際產量快速增長,礦價居高不下,鋼材銷售價格不斷下行,從而導致行業效益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企業負債率不斷增加,自有資金減少,從而導致企業資金緊張,個別企業甚至有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行業的困難是國家長期以來擴張型經濟政策和企業粗放式管理的共同結果。”王天義表示,“原因的復雜性和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決定了困難將會存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徐匡迪理事長曾預計將要經過5-10年。”
“最困難的時期可能是11、12月,進入冬季后,北方(鋼材)需求會減少一些。”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屈秀麗表示,國家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會出臺大規模的刺激經濟政策措施,但會加大棚戶改造、城市鐵路建設、節能環保投資和新型城鎮化步伐,預計今年四季度,全國鋼材需求量仍將保持小幅增長態勢。
屈秀麗認為,現階段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但中國仍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之首,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7.8%,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四季度鋼材需求也會保持增長,但受資金緊張等影響,增幅不會太大,應該是小幅波動態勢。
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國粗鋼產量仍居高不下,鋼材庫存連續下降,但鋼材價格并未好轉,并且目前礦價也仍高位徘徊。“對9月下旬的鋼材市場走勢,最主要還是看投資和制造業的拉動。”
“把鋼鐵行業列為產能過剩行業,這個‘大帽子’扣上以后,金融的支持,或者說金融的制約,這對未來鋼鐵行業的影響將很大,后期會越來越顯現出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部主任王穎生在近日召開的“2013年國產鐵礦石產業鏈高峰論壇”上如是說。
王穎生指出,今年以來,全國粗鋼產量持續維持高位,月平均日產水平都高于200萬噸。其中,1-8月全國粗鋼產量累計達5.22億噸,增長7.8%,按此水平全年粗鋼產量將達到7.8億噸,照此計算,將比去年(7.17億噸)增長近7000多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扣除中國產量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粗鋼產量下降2.72%;中國占全球產量的49.36%,比上年同期提高2.47個百分點。
王穎生表示,目前中國粗鋼消費已經開始進入峰值平臺區,峰值區間在7-8.5億噸之間,“國內消費趨勢不再是此前的持續增長,而是在可能的高峰值以內波動”。伴隨著產能過剩,鋼鐵行業逐漸不被“待見”甚至被打入“冷宮”。